找到相关内容7635篇,用时6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济群法师答:应该如何诵经?是否一部经直读下去?

    济群法师答:是否门深入地读进去,关键在于这部经是否适合你。不同经典,蕴含着不同的见地,不同的修行原理。但我们要知道,修行是需要基础和次第的,比如皈依、发心、戒律,是修学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。具备这些基础,进而选择一个法门修行,或念佛,或参禅,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。否则,开始就抓住一部经或佛号懵懵懂懂地念着,可能念了几十年还是不知所云,还是法不入心。原因何在?就在于基础不足,在于对这些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22445687229.html
  • 在法国的街上犯恶口

    我们右前方过来两个人,样子不象白种人,年纪大约三古多。其中一位笑着说了法语,很热情友好的样子。我们便停下脚步。   曾先生也说了法语,然后那人说了英语。   “Where`re you from?”(你们从哪里来?)   “China!。”(中国)我说。   那人又说了英语,很流利,语气中带着些微得意。   阿弥陀佛!曾先生和仁法师不懂英文,这句话却使我愣住了。——难道是我...

    崇古

    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455062339.html
  • 念佛及摄心之法[印光大师]

         ()   摄心之法,莫先于至诚恳切。心不至诚,欲摄莫由。既至诚已, 犹未纯一,当摄耳谛听。无论出声默念,皆须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 音从耳入。……所谓十念记数者,当念佛时,从至十,须念 得分明,仍须记得分明。至十已,又须从至十念,不可二十 三十。随念随记,不可掐珠,唯凭心记,若十直记为难,或分为两 气,则从至五,从六至十。若又费力,当从至三,从四至六,从 七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|念佛|摄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1/04/1538575033.html
  • 智敏上师:净土法门与菩提心

    要修密法。总之,都离不开菩提心。       我们修净土宗的,如果把“阿弥陀佛”名号,当做阿伽陀药的话,这就是无上的密。这“阿弥陀佛”,里面包涵八万四千法门,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佛号里面,即是密法的“陀罗尼总持法门”。因此,希望大家在听开示之前,思想要有个准备,所谓密法对显教并不是矛盾的,而且是有帮助的。 ...

    智敏上师

    菩提心|净土|智敏上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2323722846.html
  • 关于净土法门

      我们修净土宗的,如果把“阿弥陀佛”名号,当做阿伽陀药的话,这就是无上的密。这“阿弥陀佛”,里面可以包涵八万四千法门,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佛号里面,即是密法的陀罗尼总持法门。因此,希望大家...单是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什么叫菩提心也不懂,如何发?更无从发起。菩提心是有一定涵义的,要发起来,也是有一定的修法的。这些教理和方法,在显教里面都有,我们密宗也必须要修这个法,菩提心是显密共同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3041540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什么是摄心念佛?

    究竟妙法,在昔宏净土者,尚未谈及。以人根尚利,不须如此,便能归故耳。(印光)以心难制伏,方识此法之妙。盖屡试屡验,非率尔臆说。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,令万修万人去耳。所谓十念记数者,当念佛时,从至十,须念得分明,仍须记得分明。至十已,又须从至十念,不可二十三十。随念随记,不可掐珠,唯凭心记,若十直记为难,或分为两气,则从至五,从六至十。若又费力,当从至三,从四至六,从七至十,作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印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395111079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什么是十念记数念佛法?

    ,不须如此,便能归故耳。(印光)以心难制伏,方识此法之妙。盖屡试屡验,非率尔臆说。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,令万修万人去耳。所谓十念记数者,当念佛时,从至十,须念得分明,仍须记得分明。至十已,又须从至十念,不可二十三十。随念随记,不可掐珠,唯凭心记,若十直记为难,或分为两气,则从至五,从六至十。若又费力,当从至三,从四至六,从七至十,作三气念。念得清楚,记得清楚,听得清楚,妄念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信愿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21014318090.html
  • 正念观知欲境空,无益之苦当远离

    ,三月不能诵得,即此伽陀也。   这首偈子,弘大师在这里注得很好。这是世尊弟子中,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,他根性很钝,我们现在这个道场里的同修,大概都找不到一个像他的。他的哥哥教他念四偈,他念了...rdquo;,就是对于一切有情众生(动物),我们不恼害它,也不要叫它生烦恼,因为它们是有感情,有知觉的。   “正念观知欲境空”,这是智慧。观,是观察、观照;如此便能知道欲、...

    净空法师讲

    烦恼|空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1234530510.html
  • 身语意业不造恶 不恼世间诸有情

    意思我们很容易懂得,表示三业不造恶。“不恼世间诸有情”,就是对于一切有情众生(动物),我们不恼害它,也不要叫它生烦恼,因为它们是有感情,有知觉的。“正念观知欲境空”,这是智慧。观,是观察、观照;...守口摄意身莫犯”,跟前面意思差不多。“如是行者得度世”,能够照这样子修行的人,可以了生死,超越三界。所以佛就用这两句话教周利槃陀伽,当时教的时候也很困难,教上,下忘掉了;教下,上又忘掉了...

    净空法师讲

    |清净心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09532135357.html
  • 莲修必读(2)

    萬流。弥陀到底。  示宝树  修行无巧法。只要生死切。谛观百年身。露电同生灭。千古大圣贤。皆从念决。念戠重轻。群妄自超越。事不益真修。何能强屑屑。心逸乃日休。心劳乃日拙。六字大经王。勤诵无休歇...。前趜路险脚跟忙。而今欲问安闲法。临渴开池事已妨。  徒人空门最可伤。涅槃今是试僧堂。炎烧五内鱼游釡。  痛切诸根草被霜。独抱痴禅成底事。旁修外秫枉千忙。人人道有安闲法。争能临行妨。  脱体无依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070736.html